中医有妙招:三个穴位缓解痛经不适,通则不痛

2023-09-22 23:00:45 浏览

痛经是几乎每个女性朋友都曾经历过的事情。 这很难谈论而且非常烦人。 轻者仅表现为腹部不适、腰酸、乏力等; 严重者会出现下腹痉挛性疼痛、腰痛、头晕、恶心、呕吐、四肢冰凉等症状,而且这种情况每次在月经期间都会出现,使患有此病的人经常需要被迫休息几天,严重影响生活、学习、工作。

中医有妙招:三个穴位可缓解经痛不适

中药有什么方法可以缓解痛经吗?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针灸推拿科主治医师陈博彦表示,中医认为痛经的部位在胞宫、冲任,其主要病机是“痛经”。由于阻塞”或“没有流动时疼痛”。 该病主要与月经期或月经前后邪气影响有关,如情志损伤、起居不慎、或“外感六邪”(风、寒、暑、湿、燥、湿)的干扰。火),产生负能量。 血行不通,子宫气血运行受阻。 堵塞会引起疼痛,引起痛经并引起身体疼痛和不适。

俗话说“痛则堵,通则无痛”。 运用中医经络穴位的理论和知识,通过适当的按摩手法刺激人体相应的穴位,可以疏通任督二脉,调节经络,使气血畅通,最终达到目的。缓解甚至消除月经痉挛和不适。 日常出现痛经时,可配合使用三阴交、地极、血海三穴,以疏通经络,理气血,止痛止痛。 快来看看是哪三个穴位吧!

穴位一:三阴交

三阴交穴是足太阴脾经上的一个穴位。 它是足太阴、足厥阴、足少阴三阴经的交会处。 它的主要功能广泛,可治疗与脾、肝、肾三阴经有关的一切疾病。

《金针王勒亭》云:“三阴交滋阴,健脾,助阳,为治血要穴。” 因此,三阴交具有活血调经、健脾利水、疏肝肾、调三阴经的作用。 具有行气、活血、通络的功效。

位置:内踝尖上三寸,胫骨内侧面后缘处。

穴位二:地机

地极穴是临床治疗痛经的有效经验穴位。 痛经患者常有此处压痛、自发痛。 按摩时,用食指指腹按压地极穴,向四周按摩,找到最敏感的穴位。

《针灸大成》:“用于腰痛不卧,便溏,腹胀,浮肿腹硬,食欲不振,小便不利,精液不足。按如汤从大腿至大腿处。”膝盖。”

定位:在内踝尖与阴陵泉穴连线上,阴陵泉穴下3寸。

穴位三:血海

血海穴出自《针灸甲乙经》。 又名百虫巢。 属足太阴脾经。

“脾主血,温五脏”。 该穴为足太阴脉气所聚之海。 是治疗出血的重要穴位。 具有活血化瘀、养血养血、导血归经的作用。 是调经的重要穴位。 ,故名血海。

位置:此穴位于大腿内侧,屈膝处,髌底内端上2寸,股四头肌内侧头隆起处。

指压按摩技巧

月经前几天和月经期间,可以用拇指指腹由轻到重地按摩上述三个穴位的敏感点,只要能忍受即可。 按压后,可能会感觉局部酸胀、疼痛,甚至会阴部、下腹部也会有酸痛感。 每个穴位照射3~5分钟,左右交替,每日1~2次,疼痛很快减轻或消失。

陈伯彦医生指出,痛经的女性朋友除了按摩穴位外,还应注意饮食起居,如保暖、忌生冷生冷食物、保持情绪稳定、饮食合理均衡等。饮食。 同时,还应加强日常活动的规律性,如早睡早起,避免熬夜,积极参加体育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