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失能老人养老调研:创新解决方案探索

2023-09-25 02:00:32 浏览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个人生命周期逐渐延长,养老特别是残疾人老年人护理问题日益成为困扰社会各界的共同问题。 近年来,类似的报道时常出现在报纸上并引发舆论共鸣,对全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建设进程提出质疑。 就北京而言,尽管近年来在这方面做出了不少努力,但随着民众对“老有所养”的期望不断提升,这一问题也正在引发更大的讨论和关注。

为此,新京报推出《医养之路——北京失能老年人养老问题研究》专题报道,试图发现北京在探索解决这一问题时遇到的障碍,并探讨可行的解决方案。 计划。

据民政部门统计,北京市户籍人口中有重度残疾、痴呆老人26.6万人。 如此庞大的重度残疾、痴呆老人群体,其养老、医疗问题复杂,值得各方面重视。 与能够生活自理的老人不同,残疾、痴呆老人往往需要更专业的护理和更长期的医疗服务。

新京报报道中,一些长期照顾残疾、痴呆老人的受访者提到“家人很难为老人提供专业的医疗护理”的问题。 但与此相对应的是,目前市场上能够提供完整、持续的医疗服务的养老机构仍然为数不多。 由于运营成本、居住环境等因素,养老机构大多位于郊区。 然而,优质的医疗资源却往往聚集在城市中心。 此外,具有专业医疗能力的养老机构的经济成本更高,很多普通家庭无法承担高昂的费用。 这种情况使残疾、痴呆老人的护理陷入更大的困境。

一方面,具有专业医疗能力的养老机构市场供给不足,空间配置不合理。 另一方面,公众无法承受为残疾人、痴呆老人进入专业医疗机构的高昂费用。 如何摆脱这一困境困扰着每个残疾人和痴呆老人家庭。

如今,为了方便老人就医,节省养老过程中的经济成本,很多人选择了居家养老模式。 但这种模式需要家庭成员极高的精力和专业精神,尤其是日常护理过程中对细节的关注。 “24小时”护理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必要条件。 但对于日常生活忙碌的“年轻人”来说,类似的照顾模式可能会让他们“难以平衡家庭和工作”。 报告显示,一些人为此不得不放弃工作,如此循环下去,给他们的家庭带来了经济压力。 变得更大。

值得注意的是,失能老人的心理问题也是日常护理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 老年人在被照顾的过程中也需要尊严,需要有尊严地生活每一天。 失控的生活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难以接受的,即使是残疾老人也不例外。 因此,在对失能老人进行日常护理时,应特别关注老人对日常生活的参与意识和对身体行为的控制程度。

此外,从我国的社会文化背景来看,不少人认为“只有没有孩子、没有照顾孩子的老人,才会住在专门的养老机构”。 事实上,这种观念在很多地方甚至占据了主流。 地位。 因此,如何进一步消除老年人选择养老机构养老的“耻辱”,如何提高社会整体水平对现代养老服务体系的评价,成为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当然,除了固有观念的影响外,一些老年人对于选择养老院的顾虑也不无道理。 例如,一些老人及其家人“担心养老院的护理人员会虐待老人”。 此类案例在过去并不少见。 由此看来,要消除老年人类似的隐忧,显然需要进一步提高养老机构的专业化、精细化服务水平,同时加强对养老机构的常态监管,提高养老机构的透明度。养老机构的日常运作。

必须正视的是,当前,在我国养老保障体系建设中,失能老年人养老保障体系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因此,未来一段时间,如何结合当前形势,及时出台更加细化的政策措施; 如何在盘活现有公共医疗和养老资源的基础上,克服养老机构医疗人才供给问题,尽快打造更加普惠的体系。 老龄友好型社会保障体系; 如何进一步发展该领域的市场化养老和医疗服务,让市场发挥更有效的作用,还需要较长时间的探索、探索和实践。 在打造让公民“买得起”、“用得好”的普惠医疗模式的同时,也要关注市场规则,避免采用单一行政手段限价等损害市场积极性的措施。面向养老机构。

总而言之,这些实践中发现的共性问题就像一个个鲜明的“问号”,对整个社会公共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水平提出了质疑。 每个“问号”的背后,都可能牵涉到成千上万个家庭。 因此,人们期待这些“问号”能够尽快被理顺。 只有这样,孩子和老人才能尽快告别那些因养老而造成的“手足无措”的时刻。

新京报评论员马小龙和编辑刘谦校对薛景宁